常用阻尼器型号:粘弹阻尼器(VFD),粘滞阻尼器(VFD)
黏滞阻尼墙(VFW),屈曲约束支撑(BRB),摩擦阻尼器(FD),金属阻尼器(MYD)
电磁阻尼器(MD),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墙式剪切金属阻尼器,墙式剪切型复合阻尼器,粘滞阻尼器型号-阻尼力—位移,VFD-NL*281*50,VFD-NL*251*52,VFD-NL*224*20
VFD-NL*212*20,VFD-NL*240*20,VFD-NL*300*30,VFD-NL*149*29,VFD-NL*412*50
VFD-NL*538*38,VFD-NL*650*30,VFD-NL*460*45,VFD-NL*350*80,VFD-NL*554*30
BRB1-500屈服屈服力,BRB2-1100屈服承载力,BRB3-800屈服承载力,BRB4-500屈服承载力,BRB5-500屈服承载力,QFD-1-100-40,MD-屈服力200KN-位移1.0MM
MD-屈服力200KN-位移1.2MM,MD-屈服力350KN-位移1.2MM,黏滞阻尼器,黏滞阻尼器VFD-NL*281*50,黏滞阻尼器VFD-NL*251*52,黏滞阻尼器VFD-NL*224*20,黏滞阻尼器VFD-NL*212*20,黏滞阻尼器VFD-NL*240*20,黏滞阻尼器VFD-NL*300*30,黏滞阻尼器VFD-NL*149*29,黏滞阻尼器VFD-NL*412*50,黏滞阻尼器VFD-NL*538*38
黏滞阻尼器VFD-NL*650*30,黏滞阻尼器VFD-NL*460*45,黏滞阻尼器VFD-NL*350*80
黏滞阻尼器VFD-NL*554*30,粘滞阻尼器VFD-NL*281*50,粘滞阻尼器VFD-NL*251*52
粘滞阻尼器VFD-NL*224*20,粘滞阻尼器VFD-NL*212*20,粘滞阻尼器VFD-NL*240*20
粘滞阻尼器VFD-NL*300*30,粘滞阻尼器VFD-NL*149*29,粘滞阻尼器VFD-NL*412*50
粘滞阻尼器VFD-NL*538*38,粘滞阻尼器VFD-NL*650*30,粘滞阻尼器VFD-NL*460*45
粘滞阻尼器VFD-NL*350*80,粘滞阻尼器VFD-NL*554*30,屈曲约束支撑BRB1-500屈服屈服力,屈曲约束支撑BRB2-1100屈服承载力,屈曲约束支撑BRB3-800屈服承载力
屈曲约束支撑BRB4-500屈服承载力,屈曲约束支撑BRB5-500屈服承载力,金属阻尼器QFD-1-100-40,金属复合阻尼器QFD-1-100-40,墙式剪切型复合阻尼器MD-屈服力200KN-位移1.0MM,墙式剪切型复合阻尼器MD-屈服力200KN-位移1.2MM,墙式剪切型复合阻尼器MD-屈服力350KN-位移1.2MM,墙式剪切型复合阻尼器MD-200KN-1.0MM
墙式剪切型复合阻尼器MD-200KN-1.2MM,墙式剪切型复合阻尼器MD-350KN-1.2MM
公司自2015年以来抽出专业技术团队是从事工程减隔震控制,建筑节能系列产品技术研发、产品施工、销售推广,售后服务,市场维护。主要为建筑、桥梁、石化、电力、通信等工程抗震、抗风及振动控制提供黏(粘)滞阻尼器(VFD)、黏滞阻尼墙(VFW)、黏弹性阻尼器(VED)、调频质量阻尼器(TMD)、摩擦阻尼器(FSD)、屈曲约束耗能支撑(BRB)、金属阻尼器(MYD)、隔震支座等系列化消能减隔震产品及相关技术服务。
公司在国内较早消能减隔震行业,特别是近几年来专注于对黏滞阻尼器的郑州中天建筑节能有限公司
粘滞阻尼器用于旧房加固的改造技术
我国地处欧亚板块的东南部,受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的影响,是个地震多发国家。据统计,我国大陆7级以上的地震占全球大陆7级以上地震的1/3,因地震死亡人数占全球的1/2;我国有41%的国土、一半以上的城市位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及7度以上地区,6度及6度以上地区占国土面积的79%。我国几个地震活动较为强烈的地区是:青藏高原和云南、四川西部,华北太行山和京津唐地区,新疆及甘肃、宁夏,福建和广东沿海,
台湾地区等。据统计我国30个省份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19个省份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12个省份发生过8级地震。
因此,在我国研发和应用建筑隔震技术更加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现实需求。
粘滞阻尼器作为结构抗震加固的新技术,通过实例说明粘滞阻尼器用于加固工程的可行性与可靠性。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各种形态美观、功能齐全的新型建筑不断涌现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旧有建筑物面临着加固改造的问题,一方面,我国20世纪50-60年代修建的大批工业、民用建筑已进入超龄期;另一方面,由于设计规范偏低、施工和管理等问题,前期兴建的大量工程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据统计,我国现有的60多亿m2的房屋建筑中,40%以上需要分期分批进行检测评估和改造加固,因此,既有建筑物的抗风抗震加固已成为结构工程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结构传统的加固方法是通过增强结构自身的强度和刚度来达到目的,如加大截面法、外包型钢法、预应力加固法、增设支点加固法、粘钢加固法、碳纤维加固法、增设构造柱和圈梁、增设抗震墙等。这些方法虽然在大量的工程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却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增设抗震墙会增加结构自重,从而要考虑地基的承载能力,在超出其承载力时还要对基础进行加固,使得施工周期长、费用高;部分加固方法(如增设构造柱和圈梁等)可能会影响建筑的美观或使用空间,这对于历史建筑是极其不可取的;改造后的建筑普遍存在上刚下柔、头重脚轻等不利的抗震因素。鉴于以上缺点,国内外工程设计及研究人员逐渐将目标转向采用粘滞阻尼器耗能减震控制技术作为结构加固的新方法,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粘滞阻尼器耗能减震加固技术通过在结构的某些部位设置耗能器来吸收输入结构的地震能量,改变传统加固方法中单靠牺牲结构构件来耗能的这一缺点,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建筑结构的多道设防原则。耗能器种类繁多,其特点也不尽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