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建筑设计
4.2.1 整体卫生间的选型设计应在建筑设计阶段进行,并与建筑、结构、设备专业进行协调。
4.2.2 整体卫生间的净平面尺寸可按表4.2.2采用。
表4.2.2 整体卫生间净平面尺寸系列 (mm)
短边尺寸
|
长边尺寸
|
900
|
1200
|
1400
|
1600
|
1700
|
1800
|
2000
|
2400
|
3000
|
800
|
|
★
|
|
|
|
|
|
|
|
900
|
★
|
|
|
|
|
|
|
|
|
1000
|
|
|
★
|
|
|
|
|
|
|
1200
|
|
|
★
|
★
|
★
|
|
|
|
|
1300
|
|
|
|
★
|
|
|
★
|
|
|
1400
|
|
|
|
|
|
★
|
★
|
|
|
1600
|
|
|
|
|
|
★
|
★
|
★
|
★
|
1800
|
|
|
|
|
|
|
|
★
|
|
2000
|
|
|
|
|
|
|
|
★
|
|
注:★表示常用的平面尺寸。除规定的组合尺寸外,其他尺寸可以根据供需双方要求商定。
4.2.3 整体卫生间的净尺寸与安装尺寸的关系宜符合下列规定:
1 长度方向:整体卫生间内部长度净尺寸增加100~150mm即为长度安装尺寸;
2 宽度方向:整体卫生间内部宽度净尺寸增加100~150mm即为宽度安装尺寸;
3 高度方向:整体卫生间高度应可根据层高定制。采用同层排水时,壁板上沿距楼板下表面不小于350mm;采用异层排水时,壁板上沿距楼板下表面不小于500mm。
4.2.4 整体卫生间宜采用同层排水技术;并应由建筑专业协调结构、设备专业共同确定同层排水的敷设方式、结构形式、降板区域、管道井位置、卫生器具布置等。
4.2.5当整体卫生间区域采取局部降板时,降板高度应根据卫生器具的布置、降板区域、管径大小、管道长度等因素确定。
4.2.6 整体卫生间上有开窗需求时,与外围护墙体的窗洞口部位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整体卫生间开窗面壁板边界的最小尺寸为150 mm,且窗洞口的开设位置不应影响内部配件的安装及功能使用;
2 窗洞上沿高度不宜高出整体卫生间壁板。当窗洞高度高出整体卫生间壁板时,应将窗户设计为上部固定扇,下部为开启扇,可采用固定扇玻璃进行磨砂或覆膜等不透明处理;
3 整体卫生间的壁板和窗洞口衔接应通过窗套进行收口处理。
4.2.7 整体卫生间的门洞口部位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门洞平面位置应根据整体卫生间平面布置定位,门洞中心线应与整体卫生间门中心线重合;
2 门洞尺寸应根据整体卫生间门洞尺寸和门套形式预留。
4.2.8 整体卫生间内的门、窗洞口应采用耐水材料做收口包套。
4.2.9 整体卫生间外围合墙体,除外围护墙、承重墙和分户墙外,宜采用轻钢龙骨隔墙。
4.3 给水排水
4.3.1 整体卫生间的给水排水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的规定。
4.3.2 整体卫生间的给水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根据所采用整体卫生间的接管要求选择管材、管径,并进行预留;
2 预留管道宜靠近整体卫生间的接管位置,并设置检修用阀门;
3 预留管道不得埋设在承重结构内,宜在管井、管窿、吊顶内敷设;
4 预留管道宜选用与整体卫生间接管相匹配的材质和连接方式。当选用不同材质的管道时,应有可靠的过渡连接措施;
5 设置阀门和敷设管道的部位应保证有便于安装和检修的空间;
6 在整体卫生间内安装的电热水器必须带有漏电保护的安全装置。当采用塑料给水管道时,应有不小于400mm的金属管段与电热水器连接;
7 非嵌墙敷设的热水管道应有保温措施;
8 各预留管道外壁应按设计规定涂色或标识。当使用非传统水源时,其供水管必须采取确保防止误接、误用、误饮的安全措施。
4.3.3 整体卫生间的排水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根据所采用整体卫生间的接管要求选择管材、管径,并进行预留;
2 宜采用同层排水方式;
3 当采用同层排水方式时,应按所采用整体卫生间的接管要求确定降板区域和降板深度,并应有可靠的防渗水措施。
4 当采用异层排水时,在管道穿楼板处应采取设置止水环、橡胶密封圈等防渗水措施;
5 从排水立管或主干管接出的预留管道,应靠近整体卫生间的主要排水部位;
6 敷设管道的部位应保证有便于安装和检修的空间;
7预留管道宜选用与整体卫生间接管相匹配的材质和连接方式。当选用不同材质的管道时,应有可靠的连接措施;
8 不得设置串联存水弯;
9 当采用分质排水时,不同水质的排水管道外壁应按设计规定标识。
4.4 供暖通风
4.4.1 严寒地区、寒冷地区整体卫生间内应设置供暖设施,夏热冬冷地区宜设置供暖设施。
4.4.2 无外窗的卫生间应有防回流构造的排气通风道,并预留安装排气机械的位置和条件。
4.5 电气
4.5.1 整体卫生间的配电线路、电器设备的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的规定。
4.5.2 除电器设备自带开关外,外设开关不应置于整体卫生间内。
4.5.3 带淋浴的卫生间应设局部等电位连接。
5 制作与运输
5.1 一般规定
5.1.1 整体卫生间制作单位应具备相应的生产工艺设施,并应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必要的检测手段。
5.1.2 装配式构件制作前,应制定生产方案,生产方案应包括生产工艺、模具方案、生产计划、技术质量控制措施、成品保护、堆放及运输方案等内容。
5.1.3 装配式构件制作所用原材料应符合相应的标准。
5.2 构件制作
5.2.1 检修口宜设在整体卫生间的壁板或顶板上,并应根据设计位置在工厂内完成加工。
5.2.2 瓷砖饰面的复合壁板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模具中铺设面砖前,应根据排砖图的要求进行配砖和加工,饰面砖应采用背面带有燕尾槽或粘结性能可靠的产品。
2 应采用具有抗裂性和柔韧性、收缩小且不污染饰面的材料嵌填面砖之间的接缝。
3 复合壁板之间应设置可靠的连接装置。
5.3 构件检验
5.3.1 防水盘、顶板、壁板表面应光洁平整、颜色均匀,不得有气泡、裂纹等缺陷;切割面应无分层、毛刺现象。
5.3.2 装配式构件的允许尺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3.2的规定。
表5.3.2 装配式构件的允许尺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目
|
允许偏差(mm)
|
检验方法
|
长度、宽度
|
顶板
|
±1
|
尺量检查
|
壁板
|
±1
|
防水盘
|
±1
|
对角线差
|
顶板、壁板、防水盘
|
1
|
尺量检查
|
表面平整度
|
顶板
|
3
|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
壁板
|
2
|
瓷砖饰面防水盘
|
2
|
接缝高低差
|
瓷砖饰面壁板
|
0.5
|
钢尺和塞尺检查
|
瓷砖饰面防水盘
|
0.5
|
钢尺和塞尺检查
|
预留孔
|
中心线位置
|
3
|
尺量检查
|
孔尺寸
|
±2
|
尺量检查
|
5.4 运输与堆放
5.4.1 整体卫生间制作单位应制订整体卫生间或装配式构件的运输与堆放方案,其内容应包括运输时间、运输路线、固定要求、堆放场地、堆放支垫及成品保护措施等。
5.4.2 整体卫生间构件的运输车辆应满足构件尺寸和载重要求,装卸与运输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装卸时,应采取保证车体平衡的措施;
2 运输时,应采取防止构件移动、倾倒、变形等的固定措施;
3 运输时,应采取防止构件损坏的措施,对已破损构件的边角部位应设置保护衬垫。
5.4.3 瓷砖饰面的复合壁板的运输与堆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采用靠放架堆放时,靠放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与地面倾斜角度宜大于80°;壁板宜对称靠放且饰面朝外,墙体上部宜采用木垫块隔离。
2 当采用插放架直立堆放时,插放架应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并应采取保持支架稳固的措施。
3 当采用平面堆叠存放时,托盘面积要大于等于壁板面积,且应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堆叠层高不宜超过1200mm。
6 施工安装
6.1 一般规定
6.1.1 整体卫生间安装前,安装单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交底,安装人员应经过培训并经考核合格。
6.1.2 所有构件、配件进场时应对品种、规格、外观和尺寸进行验收。构件、配件包装应完好,应有产品合格证书、说明书及相关性能的检测报告。在运输、搬运、存放、安装时应采取防止挤压冲击、受潮、变形及损坏构件的表面和边角的措施。
6.1.3 施工现场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
6.1.4 安装施工中各专业工种应加强配合,做好专业交接,合理安排工序,保护好已完成工序的半成品及成品。
6.1.5 壁板与防水盘的连接、壁板之间的连接,以及顶板与壁板的连接应安全可靠,满足设计要求。
6.1.6 防水盘金属支撑腿、支撑壁板的金属型材应进行防腐处理。
6.1.7 整体卫生间安装施工,应具备下列条件:
1 外围护结构封闭,其门洞尺寸应能满足防水盘的进入和安装;
2 整体卫生间给排水管道、电气管线已敷设至安装要求位置,并完成测试合格工作,为后续接驳管线留有工作空间;
3 整体卫生间地面工程已按设计要求完成施工且验收合格。
6.2 现场组装整体卫生间
6.2.1 现场组装整体卫生间宜按下列顺序安装:
1 按设计要求确定安装位置和防水盘标高;
2 安装防水盘,连接排水管;
3 安装壁板,连接给水管;
4 安装顶板,连接顶板上电气设备;
5 安装卫生间门、窗套;
6 安装卫生间内洁具;
7 所有工作完成后清洁、自检、报验和成品保护。
6.2.2 排水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检查预留排水管的位置和标高是否准确;
2 清理卫生间内排污管道杂物,进行试水确保排污排水通畅;
3 根据地漏口、排污口及排污立管三通接口位置,确定排水管走向;
4 在未粘接胶之前,将管道试插一遍,各接口承插到位,确保配接管尺寸的准确;
5 管件接口粘接时,应将管件承插到位并旋转一定角度,确保胶粘接均匀饱满;
6 排水管与卫生间原有孔洞的连接必须进行密封处理。
6.2.3 防水盘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同层排水方式,整体卫生间门洞应与其外围合墙体门洞平行对正,底盘边缘与对应卫生间墙体平行;
2 采用异层排水方式,同时应保证地漏孔和排污孔、洗面台排污孔与楼面预留孔一一对正;
3 用专用扳手调节地脚螺栓,调整底盘的高度及水平;保证底盘完全落实,无异响现象。
6.2.4 壁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按安装壁板背后编号依次用连接件和镀锌栓进行连接固定,注意保护墙板表面;
2 壁板拼接面应平整,缝隙为自然缝,壁板与底盘结合处缝隙均匀,误差不大于2mm;
3 壁板安装应保证壁板转角处缝隙、排水盘角中心点两边空隙均等,以利于压条的安装。
6.2.5 顶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安装顶板前,应将顶板上端的灰尘、杂物清除干净;
2 采用内装法安装顶板时,应通过顶板检修口进行安装;
3 顶板与顶板、顶板与壁板间安装应平整,缝隙要小而均匀。
6.2.6 给水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沿壁板外侧固定给水管时,应安装管卡固定。
2 应按整体卫生间各给水管接头位置预先在壁板上开好管道接头的安装孔;
3 使用热熔管时,应保证所熔接的两个管材或配管对准。
6.2.7 电气设备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将卫生间预留的每组电源进线分别通过开关控制,接入接线端子对应位置;
2 不同用电装置的电源线应分别穿入走线槽或电线管内,并固定在顶板上端,其分布应有利于检修;
3 各用电装置的开关应单独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