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C 地下管线之间的最小垂直净距
表C 地下管线之间的最小垂直净距(m)
名 称
|
给水管
|
排水管
(沟)
|
热力管
(沟)
|
地下燃
气管线
|
通信电缆
|
电缆沟
|
电力
电缆
|
直埋
|
管道
|
给水管
|
0.15
|
0.15
|
0.10
|
0.15
|
0.50
|
0.15
|
0.15
|
0.50
|
排水管(沟)
|
0.15
|
0.15
|
0.15
|
0.15
|
0.50
|
0.15
|
0.15
|
0.50
|
热力管(沟)
|
0.10
|
0.15
|
0.10
|
0.15
|
0.50
|
0.25
|
0.50
|
0.50
|
地下燃气管线
|
0.15
|
0.15
|
0.15
|
-
|
0.50
|
0.15
|
0.25
|
0.50
|
通信电缆(直埋)
|
0.50
|
0.50
|
0.50
|
0.50
|
-
|
-
|
0.50
|
0.50
|
通信电缆(管道)
|
0.15
|
0.15
|
0.50
|
0.15
|
-
|
-
|
0.50
|
0.50
|
电缆沟
|
0.25
|
0.25
|
0.25
|
0.25
|
0.50
|
0.50
|
-
|
0.15
|
电力电缆
|
0.50
|
0.50
|
0.50
|
0.50
|
0.50
|
0.50
|
0.15
|
-
|
排水明沟沟底
|
0.50
|
0.50
|
0.50
|
0.50
|
0.50
|
0.50
|
0.50
|
0.50
|
注: 1 表中管道、电缆和电缆沟最小垂直净距指下面管道或管沟的外顶与上面管道的管底或管沟基础底之间的净距;
2 生活饮用水管道与污水管道交叉时,其垂直净距不应小于0.4m。污水管道在上时,污水管应加固,其加固长度不应小于生活给水管道的外径加4m;生活给水管应采用钢管或钢套管,套管伸出交叉管的长度,每边不得小于3m,套管两端应密封。
附录D 岩棉生产车间及存储库房火灾危险性分类
表D-1 车间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耐火等级、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安全疏散距离
车间名称
|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
类别
|
耐火等级
下限
|
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
建筑面积 (m2)
|
安全疏散距离(m)
|
单层
|
多层
|
高层
|
地下或半地下
|
单层
|
多层
|
高层
|
地下或半地下
|
原料车间
|
戊
|
二级
|
不限
|
不限
|
6000
|
1000
|
不限
|
不限
|
75
|
60
|
熔制车间
|
丁
|
二级
|
不限
|
不限
|
4000
|
1000
|
不限
|
不限
|
50
|
45
|
车间辅房
|
戊
|
二级
|
不限
|
不限
|
6000
|
1000
|
不限
|
不限
|
75
|
60
|
制品车间
|
戊
|
二级
|
不限
|
不限
|
6000
|
1000
|
不限
|
不限
|
75
|
60
|
变电站
|
可燃油浸变压器
|
丙
|
一级
|
不限
|
6000
|
3000
|
500
|
80
|
60
|
40
|
30
|
二级
|
8000
|
4000
|
2000
|
干式变压器
|
丁
|
二级
|
不限
|
不限
|
4000
|
1000
|
不限
|
不限
|
50
|
45
|
配电室①
|
丁
|
二级
|
不限
|
不限
|
4000
|
1000
|
不限
|
不限
|
50
|
45
|
水泵房
|
戊
|
二级
|
不限
|
不限
|
6000
|
1000
|
不限
|
不限
|
75
|
60
|
压缩空气站
|
丁
|
二级
|
不限
|
不限
|
4000
|
1000
|
不限
|
不限
|
50
|
45
|
废渣处理车间
|
戊
|
|
|
|
|
|
|
|
|
|
注:1 当配电室的设备每台装油量大于60kg时,应按丙类确定;
2 表中所列的“安全疏散距离”为厂房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
3 厂房内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防火分区面积,应按相关规范执行。
表D-2 车间存储的火灾危险性类别、耐火等级、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占地(建筑)面积
车间名称
|
存储的火灾危险性类别
|
耐火
等级
下限
|
每座仓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和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m2)
|
单层
|
多层
|
高层
|
地下或半地下
|
每座仓库
|
防火分区
|
每座仓库
|
防火分区
|
每座仓库
|
防火分区
|
防火
分区
|
原料库
|
戊
|
二级
|
不限
|
不限
|
不限
|
2000
|
6000
|
1500
|
1000
|
焦炭库
|
丙
|
二级
|
4000
|
1000
|
2800
|
700
|
-
|
-
|
150
|
成品库
|
戊
|
二级
|
不限
|
不限
|
不限
|
2000
|
6000
|
1500
|
1000
|
注:1 表中所标出的库房火灾危险性类别,当可燃包装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1/4或可燃包装体积大于物品本身体积的1/2时,应按丙类确定;
2 仓库内设自动灭火系统防火分区面积按相关规范执行。
附录E 生产操作区空气中生产性粉尘的最高允许浓度
表E 生产操作区空气中生产性粉尘的最高允许浓度
粉尘名称
|
产生环节
|
最高允许浓度(mg/m3)
|
原料粉尘
|
原料储存、运输、混合过程中的原料飞散产生的颗粒物
|
30
|
烟 尘
|
加料时部分原料飞散产生的颗粒物;
挥发性物质高温挥发后冷凝生成的烟尘;
燃料燃烧后生成的颗粒物
|
30
|
岩棉纤尘
|
岩棉制品切割时产生的纤维粉尘
|
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