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 类
|
序号
|
名 称
|
主要技术性能及特点
|
适用范围
|
备注
|
建
筑
围
护
结
构
保
温
隔
热
技
术
|
建筑
外
保
温
隔
热
系
统
|
1
|
匀质改性防火保温板建筑外保温系统
|
匀质改性防火保温板利用有机无机协同原理,使有机无机材料匀质复合、协同作用抑制了材料的燃烧,阻燃性能显著提高并达到A2级;由匀质改性防火保温板保温层、薄抹面层和饰面层构成。采用粘锚结合方式,辅以托架支撑。匀质改性防火保温板用胶粘剂固定在基层上,薄抹面层中满铺耐碱玻璃纤维网布。匀质改性防火保温板密度≤180kg/m3。粘结剂、抹面胶浆与匀质改性防火保温板拉伸粘结强度≥0.12MPa。耐碱玻璃纤维网布耐碱断裂强力≥1250(N/50mm),耐碱断裂强力保留率≥75%。导热系数≤0.056W/(m•k),燃烧性能等级:A级。系统耐候性及其他指标符合标准规定。执行标准:《匀质改性防火保温板建筑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导则》( DBHJ/T015 -2014)
|
适用于合肥市行政区域内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及以下的新建、改(扩)建民用建筑中采用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和架空楼板保温及防火隔离带工程。
|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业建筑节能工程可参照使用。
|
2
|
膨胀珍珠岩保温板建筑外保温系统
|
由膨胀珍珠岩保温板保温层、薄抹面层和饰面层构成。采用粘锚结合方式,辅以托架支撑。珍珠岩保温板用胶粘剂固定在基层上,薄抹面层中满铺耐碱玻璃纤维网布。 耐碱玻璃纤维网布耐碱断裂强力≥1250(N/50mm),耐碱断裂强力保留率≥50%。导热系数≤0.070 w/m•k,燃烧性能等级:A级。系统耐候性及其他指标符合标准规定。执行标准:《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珍珠岩保温板建筑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导则》( DBHJ/T016 -2015)
|
建
筑
围
护
结
构
保
温
隔
热
技
术
|
建筑
外
保
温
隔
热
系
统
|
3
|
憎水岩棉板外墙外保温系统
|
由建筑外墙专用憎水岩棉板保温层、薄抹面层和饰面层构成。采用粘锚结合方式,辅以托架支撑。岩棉板用胶粘剂固定在基层上,薄抹面层中满铺耐碱玻璃纤维网布。岩棉板密度≤160kg/m3;≤120kg/m3(幕墙)。酸度系数1.8;1.6(幕墙)。粘结剂、抹面胶浆与岩棉板拉伸粘结强度≥10kPa;≥10kPa(幕墙),并且应为岩棉板 破坏。耐碱玻璃纤维网布耐碱断裂强力≥1250(N/50mm),耐碱断裂强力保留率≥50%。憎水率≥98%;导热系数0.040W/(m•k);燃烧性能等级:A级。系统耐候性及其他指标符合标准规定。执行标准:《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岩棉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导则》( DBHJ/T002 -2011)
|
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民用建筑工程的薄抹灰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系统结构保温、干挂外墙外保温。
|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业建筑节能工程可参照使用。
|
4
|
无机复合纤维保温板建筑外保温系统
|
由粘结层、无机复合纤维保温板保温层、薄抹面层和饰面层构成。采用粘锚结合方式,辅以托架支撑。无机复合纤维保温板用胶粘剂固定在基层上,薄抹面层中满铺耐碱玻璃纤维网布。导干密度≤280 kg/m3;压缩强度(形变10%)≥0.2MPa;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抗拉强度≥0.10MPa;体积吸水率≤10%;热系数≤0.040 W/(m•K);燃烧性能等级:A级;
|
5
|
幕墙饰面真空绝热板外墙外保温系统
|
由粘结层、真空绝热保温板保温层、抹面层和幕墙饰面层构成。采用粘锚结合方式,真空绝热板用胶粘剂固定在基层上,薄抹面层中满铺耐碱玻璃纤维网布。真空绝热板密度≤350kg/m3。导热系数≤0.008/W/(m•K)。燃烧性能等级A级。
|
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民用建筑工程的幕墙饰面保温工程
|
|
建
筑
围
护
结
构
保
温
隔
热
技
术
|
建筑
外
保
温
隔
热
系
统
|
6
|
难燃型模塑聚苯板建筑外保温系统
|
由高阻燃模塑聚苯板保温层、薄抹面层和饰面层构成。采用粘锚结合方式。难燃型膨胀聚苯板用胶粘剂固定在基层上,薄抹面层中满耐碱玻璃纤维网布。EPS板密度18~35kg/m3。粘结剂、抹面胶浆与EPS板拉伸粘结强度≥0.10MPa,并且应为难燃型膨胀聚苯板破坏。耐碱玻璃纤维网布耐碱断裂强力≥1250(N/50mm),耐碱断裂强力保留率≥50%。导热系数:≤0.033W/(m•k)(匀质石墨板);≤0.039W/(m•k)(添加阻燃剂)。系统耐候性及其他指标符合标准规定。033级(匀质石墨板)燃烧性能不得低于B1;039级(添加阻燃剂)不得低于B2。执行标准:《难燃型模塑聚苯板建筑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导则》( DBHJ/T009 -2014)。
|
适用于合肥市行政区域内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及以下的新建、改(扩)建民用建筑中采用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和架空楼板保温。
|
不得在人员密集场所,或高度≥100m居住建筑、高度≥50m公共建筑和高度≥24m幕墙构造建筑的外保温工程中使用。
其中039级(添加阻燃剂)难燃型模塑聚苯板建筑应用高度不得大于27m。
|
7
|
难燃型复合PUR(硬泡聚氨酯)板建筑外保温系统
|
由高阻燃B1级复合PUR(硬泡聚氨酯板)保温层、薄抹面层和饰面涂层构成。PUR板用胶粘剂固定在基层上,薄抹面层中满铺玻纤网。PUR板密度≥35kg/m3 。粘结剂、抹面胶浆与PUR板拉伸粘结强度≥0.10Mpa,并且应为PUR板破坏。耐碱玻纤网断裂强度≥1500(N/50mm),耐碱断裂强度保留率75%,导热系数≤0.024 w/m•k 。系统耐候性符合标准规定。燃烧性能不得低于B1。执行标准:《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硬泡聚氨酯保温防水工程技术规程》GB 50404。
|
8
|
保温装饰一体化外墙外保温系统
|
保温层与装饰层融为一体, 采用工厂预制方式将保温层与装饰层结合在一起,免去现场抹灰,采用湿贴、粘锚结合、干挂施工工艺,集保温与装饰于一体的外墙外保温系统。
将保温装饰板用专用粘结剂粘贴并用膨胀锚栓辅助锚固,设置于建筑物外表面,再用专用嵌缝条和耐候防水密封胶嵌补缝口,对建筑物起隔热保温和装饰作用的体系。保温装饰板(EPS、XPS、pu板等)的表观密度为≤20kg/㎡,尺寸稳定性≤0.3%,燃烧性能B1级。导热系数、热阻满足设计要求。执行标准:《保温装饰一体板外墙外保温系统》 DB34T 1146
|
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民用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
|
应用高度和执行标准依据相关标准和规定执行。
|
建
筑
围
护
结
构
保
温
隔
热
技
术
|
屋
面
、
楼
地
面
保
温
|
9
|
匀质改性防火保温板屋面保温
|
采用A级匀质改性防火保温板用于屋面保温工程,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施工速度快,造价低,重量轻。匀质改性防火保温板密度≤180kg/m3,抗压强度≥0.3Mpa,吸水率≤8%,绝热性能好λ≤0.056W/(m•k)。
|
各类民用与工业建筑的正置式防水屋面保温工程、地下建筑顶板、楼地面保温。
|
|
10
|
膨胀珍珠岩保温板屋面保温
|
采用A级膨胀珍珠岩保温板用于屋面、地下建筑顶板、楼地面保温工程,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施工速度快,造价低。膨胀珍珠岩保温板密度≤300kg/m3,抗压强度≥0.4Mpa,吸水率≤8%,绝热性能较好λ≤0.070W/(m•k)。
|
11
|
泡沫玻璃保温板屋面保温
|
采用A级泡沫玻璃保温板用于屋面、地下建筑顶板、楼地面保温工程,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施工速度快,造价低。该保温材料泡沫玻璃密度≤180kg/m3,抗压强度≥0.60MPa,抗折强度≥0.60MPa,体积吸水率≤0.5%,导热系数≤0.060W/m•K。
|
各类民用与工业建筑的屋面保温工程、地下建筑顶板、楼地面保温。
|
|
12
|
现场喷涂难燃型硬泡聚氨酯屋面保温
|
以现场连续喷涂聚难燃型氨酯硬泡体泡沫为保温层,具有保温效果好、施工简便、实用性强等特点。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表观密度≥35~55kg/m3,压缩强度≥150~300KPa,导热系数≤0.024W/(m.K),吸水率≤3%。阻燃性能B1级,执行标准:《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及《硬泡聚氨酯保温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50404。
|
各类民用建筑的屋面保温工程、地下建筑顶板、楼地面保温。
|
不得在人员密集场所,或高度≥100m居住建筑或高度≥50m公共建筑或高度≥24m幕墙构造建筑的外保温工程中使用。
|
13
|
复合硬泡聚氨酯板屋面保温
|
在工厂内预制的,以硬泡聚氨酯(包括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和聚异氰脲酸酯硬质泡沫塑料)板为芯材,双面复合聚合物砂浆界面层或聚合物砂浆增强卷材面层的板材。表观密度≥35~55kg/m3,压缩强度≥150~250KPa,导热系数≤0.024W/(m.K),吸水率≤3%。阻燃性能B1级,执行标准:《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及《硬泡聚氨酯保温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50404。
|
14
|
难燃型挤塑板屋面保温
|
采用高阻燃B1级XPS板用于屋面保温工程,具有优良的保温效果,施工速度快,造价低,重量轻,有利于屋面防水工程质量等特点。该保温材料强度高≥200Kpa,吸水率≤1.5%,绝热性能好λ≤0.028W/(m•k)。材料执行《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型材料(XPS)》GB/T10801.2,厚度设计执行《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施工应用执行标准《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
|
建筑屋面及地下建筑顶板
|
建
筑
围
护
结
构
保
温
隔
热
技
术
|
屋
面
保
温
技术
|
15
|
隔热膜技术
|
由高分子片材和膜以及金属箔或真空镀膜层叠复合加工而成。断裂拉伸强度≥40MPa,断裂伸长率≥10%,不透水性为0.3 MPa、30min无渗漏,反射率≥80%,热空气老化(80℃、168 h)拉伸强度保持率≥80%,断裂伸长率保持率≥70%,符合夏热冬冷地区的屋面隔热要求。当与保温材料同时使用时,可大幅度提高夏季的隔热性能。
|
建筑屋面
|
|
16
|
发泡混凝土技术
|
是以硅酸盐水泥、矿物外掺料等为胶结料,以具有集发泡、稳泡和促凝作用的发泡剂,经特定的生产工艺制成的具有非连续孔结构的轻质水泥基材料,密度≤530kg/m3、导热系数0.12W/(m.K)。
|
可用于屋面找坡并具有部分保温隔热作用
|
|
17
|
种植屋面技术
|
种植屋面应承受系统荷载,并具有蓄水、保温隔热、隔声及节能效果。种植屋面应设二道防水,上道防水层应为耐根穿刺防水层,并应与防水材料应相容。耐根穿刺防水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种植屋面保温层应选用密度小、压缩强度大、导热系数小、吸水率低的材料,不应使用散状保温隔热材料。种植屋面排水层应选用抗压强度大、耐久性好的轻质材料。执行标准:《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2007)。
|
建筑屋面及地下建筑顶板绿化
|
|
保温系统关键材料
|
18
|
耐碱玻璃纤维网布
|
以耐碱玻璃纤维织成的网格布为基布,表面涂覆高分子耐碱涂层制成的网格布 (简称耐碱玻纤网布)。该产品强度高、粘结性好、服帖性、 定位性极佳,广泛应用于墙体增强,外墙保温,屋面防水等方面,执行 《耐碱玻璃纤维网布》JC/T 841-2007规定要求。
|
应用于民用与工业建筑的墙体增强,外墙保温,屋面防水等方面。
|
|
19
|
可再分散乳胶粉
|
可再分散乳胶粉产品为水溶性可再分散粉末,分为乙烯/醋酸乙烯酯的共聚物、醋酸乙烯/叔碳酸乙烯共聚物、丙烯酸共聚物等等,以聚乙烯醇作为保护胶体。由于可再分散乳胶粉具有高粘结能力和独特的性能,如:抗水性,施工性及隔热性等。
|
保温系统粘结砂浆;保温系统抹面胶浆;瓷砖勾缝剂;柔性抗裂砂浆;聚合物砂浆产品。
|
|
建
筑
围
护
结
构
保
温
隔
热
技
术
|
墙
体
节
能
材
料
|
20
|
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自保温体系.
|
以蒸压砂加气混凝土、陶粒增强加气砌块等为墙体材料,辅以节点和冷热桥保温构造措施,基本满足夏热冬冷地区节能50%的设计标准。材料干体积密度:475~825kg/m3。抗压强度:B05级大于3.5MPa、B06级大于5.0MPa。导热系数:0.12~0.20W/m.k,修正系数1.30。体积吸水率15%~25%,其它技术性能指标符合《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T11968的标准要求。
|
适用于多层和小高层民用与工业建筑墙体自保温。
以及用于高层民用建筑内隔墙和分户墙
|
|
21
|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
由硅质材料和石灰或水泥,掺入发气剂,加水搅拌,经蒸压而成。电子(电脑)自动配料,机械切割成型,蒸压养护,产品质量符合GB/11968-2006标准,掺加料放射性符合GB6566标准。年生产能力不小于10万立方米。
|
房屋建筑的非承重内填充墙体。
|
|
22
|
石膏砌块
|
以建筑石膏为主要原料,经加水搅拌、浇注成型和干燥制成的轻质建筑石膏砌块。电子(电脑)自动配料,机械成型,室(棚)内养护,产品质量符合GB/T698-1998标准,年生产能力不小于5万立方米。应采用蒸气养护。
|
|
23
|
非粘土烧结保温砌块
|
利用页岩、煤矸石、粉煤灰、淤泥、硅藻土等非粘土材料为主要原料,加入成孔材料,经焙烧而成的多孔薄壁砌块。产品密度为700~1000kg/m³,孔洞率≥35%。用于240mm厚墙时,传热系数≤0.12w/(m²•k)。强度等级可分为MU3.5、MU5.0、MU7.5、MU10.0、MU15.0的5个等级。
|
建筑墙体
|
|
24
|
再生骨料砌块
|
以建筑废物加工制得的再生骨料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建筑砌块(砖),外观规整,与砂浆粘接良好,具有较高的抗压和抗折强度。产品的干燥收缩率、相对含水率、抗冻性、碳化系数和软化系数可满足工程要求。其技术性能应符合《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GB/T15229和《非烧结垃圾尾矿砖》JC/T422标准要求。
|
建筑非承重墙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