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中天建筑节能有限公司
建筑产业化:建筑业转型大机遇
装配式建筑投资分析
装配式建筑分为几大部分组成
1、 混凝土搅拌站(原料储罐、输送、称重、搅拌、控制、下料、检验)
2、 钢筋加工生产线(校直、切丝、折弯、成笼、整排、焊接、捆扎)
3、 保温墙体生产线(保温板、钢丝网架插丝焊接、砂浆机、抹灰机)
4、 PC构件生产线(清扫机、脱模剂喷涂机、划线机、螺旋布料机、振动平台、送料车、举升平衡车、振动赶平机、、抹面机、拉毛机、、构件运输车、边模输送机、模台、中央控制室、堆码机、固定轮、驱动轮
5、 砂浆浇注生产线
6、 翻转台
7、 养护窑(一次养护窑,二次养护
8、 控制室
9、 成品堆场(行车)
市场前景
建筑产业化就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去全面改造传统的住宅产业,使住宅建筑工业生产和技术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简单来讲,建筑产业化就是建筑的一种生产方式或者是技术手段,是运用现代工业手段和现代工业组织,对建筑产业化生产的各个阶段的各个生产要素通过技术手段集成和系统的整合,达到建筑的标准化、构件生产工厂化、住宅部品系列化、现场施工装配化、土建装修一体化、生产经营社会化,形成有序的工厂的流水作业,从而提高质量、提高效率、提高寿命、降低成本、降低能耗。
建筑产业化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它是指建筑业从手工操作的小生产方式逐步过渡到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的全过程,是建筑业生产方式的一个重大变革。发展住宅产业化,不仅需要建筑业本身进行巨大的技术改造,同时还有赖于其他工业部门为建筑业提供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目前我国的建筑业基本上仍然是以粗放型为主,浪费严重,没有形成规模效益,传统陈旧的技术还在被大量使用,科技进步贡献率低下;建筑标准化工作滞后,部件标准化和通用化程度低;施工机械化和合理化程度不高;节电、节能、节水等先进的环保技术尚不能推广使用,可持续发展问题比较突出。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循环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而建筑产业化则会大大提高建筑业的生产率,显著降低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能耗和资源的浪费。对于建筑业而言,国务院颁发的2013年1号文件《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与其说是国家政策对建筑节能指标的调控,不如说是刺激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催化剂,《方案》中,大力推动建筑工业化被列为国家十大重要任务之一。2013年11月17日,俞正声主席主持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建言“建筑产业化”,提出要制订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推进建筑产业化的发展,这是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历程中第一次真正落实到政策层面的推动举措。2015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新型墙体材料增值税政策的通知》为加快推广新型墙体材料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统筹公共汽车、轻轨、地铁等多种类型公共交通协调发展,拓展现代建筑产业化技术应用范围。今年3月份的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大力发展钢装配式建筑。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于9月27日印发执行(国办发[2016]71号)对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战略布置进一步深入。
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全国各地各级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对全国的建筑产业进行“洗牌”,对市场的终端需求提出了更高标准的指令。随之而来的,是各级政府对建筑工业化的高度重视和“红头文件”的相继出台。
北京《关于确认保障性住房实施住宅产业化增量成本的通知》
上海《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推广应用的通知》
深圳《深圳市装配式建筑(住宅产业化)项目建筑面积奖励实施细则(试行)》
沈阳《沈阳市关于建筑产业化示范工程补贴资金实施办法》
北京建筑高度60米以上增量成本436.00元/m2;深圳部门联动,“3%建筑面积奖励措施”有了详细要求与操作流程,正式落地;上海BIM列入相关土地出让条件,装配式建筑全部采用,最高补贴500万;沈阳建筑产业化示范项目最高补贴500万……种种自上而下释放的利好信号让行业前景更加被看好,直接带动了整个市场的热度。
目前各地城市、企业、项目试点范围逐步加大,示范引领成效显著:沈阳示范城市;深圳、济南、合肥、绍兴、厦门、乌海、广安等试点城市;万科、远大、宇辉、中南建设等试点企业;上海、北京、长沙、成都等先试城市。
国家关注层面提高,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范围不断扩大:北京、上海、深圳等在豁免工业化建筑容积率上制定标准已实施推进;对工业化试点企业的研发资金扶持力度加大,对企业研发用地、生产用地给予优先、优惠对待;在税收和贷款方面的优惠从部委到地方省市均在研究探讨。
优势对比
与传统生产方式对比优势体系
类目
|
建筑工业化
|
传统方式
|
品质
|
高
|
一般
|
工业化方式在防水、防火、隔音、抗渗、抗震、防裂方面能做到更好,确保产品出厂品质。
|
传统当时对于工艺质量的管控较难,人工素质不一,手工作业品质监控难度高,容易出现渗水、开裂、空鼓等质量通病。
|
工期
|
快
|
中等
|
大部分构件部品在工厂流水线完成,不受天气影响。施工进度4天一层,水电安装与主体装修同步,进度大大提前。整体交付时间一般比传统快30%-50%。
|
较成熟的施工队可以达到一次结构工程5天一层,但还需要做砌砖、抹灰等工序。
|
人工
|
快
|
中等
|
生产方式以产业工人“工厂制作”为主,用工少、人工成本低,且劳动生产效率高,建造过程可实现工厂里批次生产,基本不受气候条件制约。
|
生产方式以建筑工人露天生产“为主,现场施工条件差,用工多、人工成本高,且劳动生产效率低,建造过程受气候条件影响大。
|
成本
|
较低
|
中等
|
标准产品,统一设计,统一采购,达10万平方米的建筑体量后,价格基本与传统当时持平。
|
规划设计反复、材料选型采购不一;项目成本测算差距大,目标成本难以准确制定;施工过程设计变化多,签证过多,过程成本控制难度大。
|
|
|
|
|
装配式建筑建厂投资估算
一、项目所需总投资额
项目占地110-150亩(具体可依据实际项目情况),年产15万立方米预制构件,总产值约4.2亿,4跨厂房,可供全预制住宅项目约60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9940万元(不含土地投资),其中:土建投资6590万元,设备投资3350万元。
总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投资项目
|
土地投资
|
土建投资
|
设备投资
|
合计
|
投资估算
|
0
|
6590
|
3350
|
9940
|
占总投资比例
|
0
|
66.30%
|
33.70%
|
100.00%
|
装配式建筑的优点
装配式建筑将部分或所有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组装不只是“搭”,预制构件运到施工现场后,会进行钢筋混凝土的搭接和浇筑,以保障拼装房的安全性。所以,这种产业化、工业化的建筑在欧美及日本等国际及地区已经广泛被采用。
装配式建筑的优点在于:
●1.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
装配式构件是在工厂里预制的,能最大限度地改善墙体开裂、渗漏等质量通病,并提高住宅整体安全等级、防火性和耐久性。
●2.有利于加快工程进度。
效率即回报,装配式建筑比传统方式的进度快30%左右。
●3.有利于提高建筑品质。
室内精装修工厂化以后,可实现“在家收快递”,即拆即装,又快又好。
●4.有利于调节供给关系。
提高楼盘上市速度,减缓市场供给不足的现状。行业普及以后,可以降低建造成本,同时有效地抑制房价。
●5.有利于文明施工、安全管理。
传统作业现场有大量的工人,现在把大量工地作业移到工厂,现场只需留小部分工人就可以,从而大大减少了现场安全事故发生率。
●6.有利于环境保护、节约资源。
现场原始现浇作业极少,健康不扰民,从此告别工地“灰朦朦”。此外,钢模板等重复利用率提高,垃圾、损耗、节能都能减少一半以上。
|